2021-1-12 18:02
moyaodf
冬奧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各就位
隨著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兩支場館運行團隊日前召開辦公工作動員會,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群)運行團隊全部實現一線辦公。這是冬奧會籌辦工作向賽時體制轉變的重要標誌。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12個競賽場館,根據場館空間範圍和運行特點,共組建9個場館(群)運行團隊。目前,所有場館(群)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位,涉及500餘名核心人員,由北京冬奧組委、屬地黨委政府、場館業主單位等多方面人力資源組成,覆蓋競賽組織、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電力、安保、醫療防疫等25個業務領域。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介紹說,運行團隊是場館運行工作的主體,也是賽時承擔一線運行指揮、競賽組織、賽時服務、運行保障、資源調配等綜合任務的戰鬥集體。組建場館團隊是場館化的重要標誌。場館化,即將人財物、空間資源、運行計劃等在場館層面進行一系列整合與規範的動態過程,是國際通用的奧運會籌辦的組織模式,是實現場館高效運行的必經過程。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場館化辦公意義重大,一是將籌辦工作的重心調整到場館運行上來,將對之前製定的系列運行計劃、政策標準、運行程序等進行實戰檢驗;二是將籌辦優勢力量集聚到運行團隊中來,將98%以上的問題發現在場館,解決在場館;三是將全體工作人員納入場館管理體系,團隊採取主任負責制以及“單項指揮、雙向匯報”的運行模式,力求高效決策、高效運轉。
據了解,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群是最早迎來運行團隊入駐辦公的場館(群)之一。2020年10月底,團隊入駐後立即投身工作,梳理重點任務,完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場地認證考察任務。
延慶場館群團隊在2020年成功組織了“十四冬”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比賽,目前已有130餘名工作人員,於2020年11月初開始到場館辦公,並陸續組織了醫療急救、高山滑雪與雪車雪橇競賽組織、賽事組織風險研判與應對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著團隊戰鬥力。作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同樣在2020年11月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
下一步,各場館團隊將緊密結合場館特點和運行實際,圍繞測試活動部署工作任務,優化人員結構,壯大團隊力量;加強團隊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辦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推動四個辦奧理念在場館一線形成生動實踐。
2021-3-30 18:15
起梨花月
冬奧競賽場館運行團隊各就位
隨著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兩支場館運行團隊日前召開辦公工作動員會,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群)運行團隊全部實現一線辦公。這是冬奧會籌辦工作向賽時體制轉變的重要標誌。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12個競賽場館,根據場館空間範圍和運行特點,共組建9個場館(群)運行團隊。目前,所有場館(群)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位,涉及500餘名核心人員,由北京冬奧組委、屬地黨委政府、場館業主單位等多方面人力資源組成,覆蓋競賽組織、場館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電力、安保、醫療防疫等25個業務領域。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介紹說,運行團隊是場館運行工作的主體,也是賽時承擔一線運行指揮、競賽組織、賽時服務、運行保障、資源調配等綜合任務的戰鬥集體。組建場館團隊是場館化的重要標誌。場館化,即將人財物、空間資源、運行計劃等在場館層面進行一系列整合與規範的動態過程,是國際通用的奧運會籌辦的組織模式,是實現場館高效運行的必經過程。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表示,場館化辦公意義重大,一是將籌辦工作的重心調整到場館運行上來,將對之前製定的系列運行計劃、政策標準、運行程序等進行實戰檢驗;二是將籌辦優勢力量集聚到運行團隊中來,將98%以上的問題發現在場館,解決在場館;三是將全體工作人員納入場館管理體系,團隊採取主任負責制以及“單項指揮、雙向匯報”的運行模式,力求高效決策、高效運轉。
據了解,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群是最早迎來運行團隊入駐辦公的場館(群)之一。2020年10月底,團隊入駐後立即投身工作,梳理重點任務,完善規章制度,順利完成場地認證考察任務。
延慶場館群團隊在2020年成功組織了“十四冬”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比賽,目前已有130餘名工作人員,於2020年11月初開始到場館辦公,並陸續組織了醫療急救、高山滑雪與雪車雪橇競賽組織、賽事組織風險研判與應對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著團隊戰鬥力。作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同樣在2020年11月迎來首批運行團隊工作人員。
下一步,各場館團隊將緊密結合場館特點和運行實際,圍繞測試活動部署工作任務,優化人員結構,壯大團隊力量;加強團隊建設,加快培養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辦好“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推動四個辦奧理念在場館一線形成生動實踐。
2021-4-1 18:02
moyaodf
抓好的“三件大事”
全力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北京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三年来,北京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克服重重困难,有序推进各项冬奥建设项目。到本月底,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将具备办赛条件。“无名者剪影”采访了一批冬奥建设者代表,他们有的常年奋战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顶风冒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有的是“双奥建设者”,为改造现有场馆贡献智慧;还有的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破解生态保护、环保制冰等一个个难题。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冬奥速度”。
2021-4-1 18:03
moyaodf
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启动
即将在2022年聚集全球冬季运动爱好者目光的北京,将展现出一个汇集全球顶尖智慧的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记者从主办单位市规划委获悉,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启动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活动。最终国家速滑馆的模样,或将从这次竞赛活动前三甲中选出。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筹办工作也渐上轨道。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权,为办好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根据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组织国家速滑馆的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活动。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处刘浩冬介绍道,国家速滑馆规划用地范围约20公顷,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55米,场馆座席约12000席,其建设位置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用地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临时场馆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原址。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冬奥会后,该馆将成为能够举办滑冰、冰球和冰壶等比赛、训练及大众进行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刘浩冬表示,通过“国际竞赛”选取重要项目优秀建筑设计方案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该方式既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又能做到设计方案优中选优,保证设计方案的设计质量和艺术水准。
而通过国际竞赛方式确定标志式建筑,在北京市也有先例。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主要场馆,就是通过国际竞赛的方式选出了优秀的设计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北京市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奥运遗产。
据了解,国家速滑馆的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活动公告于2016年6月6日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北京日报》及这三种报纸的官方网站、冬奥组委官方网站等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上同时发布。市规划委代表北京发出邀请,欢迎全球优秀的、具有丰富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机构前来参加。
2016年6月底,竞赛活动将进行资格预审工作并评选出12家左右参赛设计机构,7月初,竞赛活动正式开始。通过此次竞赛最终将评选出3个优胜方案,实施单位可在3个优胜方案中选择1个实施方案进行国家速滑馆建设。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